
口腔癌是台湾青壮年男性最常见的癌症,其中30至64岁中壮年发生人数高达7成,其原因与抽烟以及台湾特有的槟榔文化脱离不了关系。在台湾和口腔癌最有关系的就是嚼食槟榔,十位病人当中就有八至九位嚼食槟榔,嚼食槟榔不但会造成口腔黏膜病变,最后可能会导致癌症。
彰化鹿港街尾里长许胜嘉(44岁 ),因工作的关系,每天都要吃上百颗槟榔。直到有一次到诊所去拔除指甲的过程中,因为疼痛,刚好被眼尖的医师意外看到口腔内有肿块,转到耳鼻喉科后确诊是早期口腔癌,幸好发现得早,经由彰基医院院长陈穆宽教授手术切除后,很快地就恢复正常生活。

里长伯笑说,“好像华乐透,本来得到的是癌症应该会很沮丧,但是只是早期癌症,手术切除就没事了,非常的开心。”这突如其来的意外,让他痛下决心一口气戒掉槟榔。现在以过来人的经验,奉劝大家不要再抽烟及吃槟榔,也庆幸当初早期发现早期治疗,所以手术后完全不影响颜面外观,也不用接受放射线治疗及化学治疗。
彰基院长、台湾耳鼻喉暨头颈外科医学会理事长陈穆宽教授表示,口腔癌的治疗从门诊诊断、以手术为主,手术后的颜面重建、手术后的伤口照顾及全身性的共病治疗、家属及病人的心灵支持及重返工作岗位的支持都非常重要。常常病人手术成功了,病人后续的照护没有做好,病人还是难以重返社会。

陈穆宽院长所带领的彰基耳鼻喉暨头颈科团队共有医师40名,阵容非常坚强,从诊断肿瘤、手术治疗、整形重建、复健恢复、吞咽训练、电疗化疗、心理治疗通通涵盖在内,除了医治病人的病,也医治病人的心。
另外,口腔癌患者因为整个上消化呼吸道都暴露于烟、酒、槟榔等致癌物质,因此大约有20%会有第二原位癌产生,因此耳鼻喉科医师特别会再做口腔、口咽、下咽、喉及食道全面的检查。
陈穆宽院长再次呼吁,口腔癌早期的病灶以口腔白斑、口腔红斑、溃疡及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等症状来表现,临床上症状不明显往往被病患忽视,等到肿瘤越来越大才来求诊的时候,往往都是第四期了。但早期口腔癌不仅治愈率高,且不会造成脸部变形外观缺损,手术的困难度也相当低,因此18岁以上曾经吃过槟榔(含已戒槟榔)的原住民、或30岁以上有抽烟或曾经吃过槟榔(含已戒槟榔)的民众,只要把握定期每2年一次免费的口腔癌检查,到牙科(包括口腔外科)或耳鼻喉科检查,就能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效果,决战在癌症之前。

※卫福部提醒您 吸烟能导致肺癌、心脏血管疾病!※
本文由:游艇会206官方网站 提供
关键字: 游艇会206官方网站-游艇会线路检测中心-游艇会yth206官网首页
上一篇:劳动部推动产业新尖兵计划 培训无人机“准飞手”成产业人才 下一篇:垦丁台湾祭 海巡侦搜犬进驻大湾护治安